top of page

燦爛新書借

  新北市中和有間書店「燦爛時光」,是前四方報的總編輯張正創辦的東南亞書店,張正離開四方報後,仍很關注東南亞議題,這也成了張正到各地圖書館或書店的理由,看看有沒有「東南亞書籍」這個分類。然而他發現甚麼都沒有! 臺灣和東南亞這麼近,臺灣有這麼多東南亞人,臺灣各式各樣各種議題的獨立書店逐漸增多,但怎麼沒有一間以東南亞為主題的書店呢?

  所以張正在2015年1月發起了「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臺灣」活動,搭配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讓「燦爛時光」作為中繼站,將來自家鄉的書,轉交給真正看得懂的數十萬東南亞移民移工。後來書越來越多,張正便興起了成立東南亞主題書店的念頭,而為甚麼取名為「燦爛時光」呢?張正說「燦爛時光」這個名字,是來自天下雜誌替已故學者成露茜所出版的傳記《燦爛時光:Lucie的人生探索》。有感於恩師Lucie一生大開大闔、勇於探索,他希望書店也能為臺灣移民社會做點改變,讓更多東南亞新移民擁有「燦爛時光」。

  走進書店,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色彩鮮明繽紛畫面,一邊天藍牆面繪著泰、緬、寮國視為神獸的大象;另一邊牆面繪著印尼雨林,則是由張正母親所繪。書店裡頭,有熱心人士捐贈的神桌與書櫃,滿滿陳列了各式東南亞文字書籍、手工藝品,也有中文、英文版的東南亞書籍。除了靜態的各式展覽,燦爛時光的二樓是講座、影展的場地,三樓的場地擺滿了小學生的課桌椅,平日就是東南亞語言學習教室,邀請來臺多年的新移民講師,開設印尼、越南、泰文、柬埔寨文等課程,許多國小老師因為要做外籍配偶家庭訪問,都來這裡學習語文呢!

  張正認為開書店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打造一個公共空間,讓人有機會認識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朋友,也更了解東南亞文化。這間書店也是張正對於書店的想像,圖書館借的書都是有時間限制、不能隨便塗鴉、也不能弄髒弄壞,不得已為了自身的佔有欲,只好把書買下,另外張正對於二手書有新的見解,張正認為:「書本的價值,不應該是新舊,而是書頁承載的內容。何況,要是這本二手書先前的讀者,曾經在書本的空白處寫下他的啟發、他的心得,甚至因為書中的情節落了幾滴眼淚弄皺了紙張,等於豐富了這本書的歷史,替這本書增添了價值。」「燦爛時光」與一般書店最不同的,就是有「三不一堅持」原則:那就是不同於書店,這裡只借不賣;不同於圖書館,這裡借期無限;不同於租書店,這裡全額退還押金。而且為了讓前後讀者透過書籍交流,張正堅持讀者有權在白淨的書籍上畫線畫記號,甚至寫眉批寫心得。

  在2016年起,「燦爛時光」在每個星期天帶一皮箱的書在臺北車站大廳 F24 柱子下擺設行動書攤,把書直接攤在移工的眼前,希望可以讓更多的移工看到家鄉的文字,除了讓他們緩解思鄉之情外,亦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增進知識,與同在臺灣的移工朋友互動。此外,透過移工的書寫,讓臺灣人對於移工的現況更加的了解,也可以為他們本身或為臺灣留下些紀錄或影響,並把這些珍貴的經驗擴散,透過文字的影響力來跟臺灣社會交流。最後張正曾說:「書店不只是書店,書店是文化基地,把人兜攏,自然有事可做。或者說,只要陳列了書,該空間就與『書』這種承載情感、經驗、知識、智慧的『形式』接軌,與過往千百年曾經看書的人攀上了關係藉著書使得世界更美好。」

​THE SECOND HOMETOWN STOR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