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媽媽的孩子‧新二代的光芒

          2016年苗栗縣新住民總人數約1萬4000人,其中越南、印尼籍分別排名第2、3。許多人會認為新移民沒接受過太多的教育,其子女也會是如此。苗栗縣建中國小學生吳翰威參加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的愛學網–拍照片說故事活動,以「回越南外公家」榮獲全國特優獎,在鄉長以及校長的陪同下到縣府接表揚。他帶著作品侃侃而談他回越南胡志明市,親身體驗媽媽成長的生活環境,學說越語,回臺灣後用文字及照片,紀錄越南生活的美好回憶。(移民署,2017)

    許多新二代因為小時候遭受同儕的眼光,而不想主動了解自己媽媽的家鄉文化,長大後才慢慢地理解,開始接觸屬於自己的另一個文化。在苗栗縣成功國小有一半以上都是是新住民之子,又以越南籍為多,校內合唱團的30名團員,有10位就是新二代。2017年5月9號在移民署苗栗服務站的協助下,合唱團首次前往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以快閃演出唱出媽媽的越南母語歌。成功國小校長指出,合唱團平常就以越南歌謠為練習曲目,除了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第二外語,也能和自己的媽媽有共通語言。(許展溢,2017)

         苗栗縣苗北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及苗栗縣山城複式童軍團,於2018年5月27日由新住民姊妹們帶領著孩子到老人養護中心,以精彩的異國歌舞逗樂滿場阿公、阿嬤。山城志工協會創辦人鍾福貴先生表示,希望透過此活動給予新住民表演的平臺,也讓新二代能跟著媽媽走出戶外,促進文化傳承同時也能服務社區。來自印尼的舞蹈老師林采妮,希望在臺灣發揚印尼舞蹈,也教授新二代的孩子們印尼文,希望將臺灣舞蹈與印尼傳統舞蹈融合,讓更多人看見新住民藝術文化之美。(鄭名翔,2018)

         苗栗縣圖書館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舉辦各式提供新住民參與的活動,於2018年8月11日舉行「印尼親子繪本讀書茶會」吸引許多新住民及新二代參加。聚焦印尼的風俗民情、美食餐飲與繪本導讀,針對印尼知名的活動慶典、學校生活、宗教信仰、美食水果等作說明,內容包含印尼國徽、地理位置、傳統面具製作、國慶日活動、在校升旗儀式、印尼宗教人口分佈、傳統服飾等層面。(臺灣英文新聞,2018)

​THE SECOND HOMETOWN STOR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