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臺灣二號家‧熟悉的味道

「東協廣場」位在臺中市綠川西街上,鄰近臺中火車站。這是一棟13層樓高的建築,內部規劃包含地下停車場、美食街、電影院、電動遊樂場等等,是聚集青少年及外籍移工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又因為東南亞異國商店聚集,現在又被稱為「臺中小東南亞」。

中區在過去是臺中市最繁榮的城市,東協廣場(舊稱第一廣場)是中區的地標,但是在市區轉移之後,這裡不再像過去一樣繁華熱鬧,反而是聚集了在臺灣生活的這些異鄉人。或許對臺灣人來說,走進東協廣場就像是給自己一趟東南亞之旅,但對這些異鄉人來說,卻是他們精神上最大的寄託,在這裡可以找到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還有在家鄉習慣使用的生活用品。

第一廣場在1990年建立之後,一直是臺中中區最大的地標,但是在1995年發生火災造成六十幾人喪生,民間更謠傳「幽靈船事件」,傳說到了半夜會冒出莫名燒焦味,還有在廣場上空停靠著幽靈船,因此人心惶惶,大家不再將第一廣場視為休閒的場所,反而盡量遠離廣場,廣場繁華的光景不再,大家也逐漸忘記了這個曾經是市中心地標的地方。

近年來,國際移工、外籍配偶數量增加,這個被遺忘的廣場成了異鄉人的新天堂,假日會到東協廣場或臺中火車站聚集,久而久之在第一廣場開啟了許多東南亞商店及書店,也成立了東南亞美食街。一開始許多人對第一廣場有著很深的刻板印象,認為這裡是「外勞聚集的地方」,更有人說這裡是臺中市治安死角,根本沒有臺灣人願意接近這裡,但是對這些異鄉人來說,這裡卻是能讓他們最放鬆、最安心,也是對他們最友善的地方。

2016年,臺中市政府推動中區再生,第一廣場正式走入歷史,搖身一變成為「東協廣場」。東協廣場是全臺東南亞移工密度最高的大樓,內部有近800家店家,這裡是東南亞的人們在臺中的據點之一,如果是發薪日後的星期天,更會有兩萬名移工同時湧入東協廣場。

更名後的東協廣場,範圍也不斷擴大,以東協廣場為中心點,周邊有著濃厚異國風味的東南亞特色商店聚落。對臺灣人來說,來到這裡,就像是出國一般,能看到許多新鮮的東南亞事物,也有許多部落客會在網路分享食記,因為走一趟東協廣場,不管是印尼椰奶好滋味、泰式酸辣料理或是越南清爽的河粉、法國麵包、炸春捲等道地東南亞特色料理與商店,都可一網打盡。但是對來自東南亞的這些異鄉人來說是他們在臺灣的第二個家。過去瀕臨沒落的第一廣場,也因為這些異鄉人得以再生,多元文化在此交會,下次如果來臺中,不妨到東協廣場走一走,品嘗異國料理、漫步於綠川水岸,感受多元文化在臺灣的新活力,滿滿都是不一樣的家鄉味!

​THE SECOND HOMETOWN STOR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