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園裡的文化交織

         臺南公園舊稱中山公園,開園到現在已經有100年歷史。但隨著市中心的轉移,臺南公園不再是市民週末活動的首選,但是公園的人潮卻未因此減少,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和臺南在地的阿伯,讓臺南公園保留著與過去一樣的熱鬧嘈雜。移工們和下象棋、打牌的阿伯有著神奇的默契,各自在公園盤據一塊小天地,週日黃昏在公園散步,你可能會聽到一群印尼移工男孩盤腿坐樹下伴隨吉他和弦大聲合唱著印尼國民情歌 「Ya Sudahlah」,但在鄰近的涼亭卻會突然爆出一聲鄉土味十足的「鐵支!」

         熱鬧的臺南公園也吸引臺南的移民工組織定期駐點活動。近年臺灣各地成立許多東南亞移工行動書攤,其中臺南當地的「Nan-Nan南南」每週日下午14:30~18:00都在臺南公園的湖中涼亭設置地板圖書館,提供母語書籍給東南亞的移工與移民閱讀。當行動書攤的活動模式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在臺北火車站大廳、臺中東協廣場設置的移工行動書攤,來到臺南,自然會因為南部移工的國籍、職業、群聚社交習慣、臺南公園的空間特性,產生借書、閱讀以外更多面向的文化交流。相較於規定不可以躺下的北車大廳、會有警察定時巡邏的東協廣場,臺南公園是個完全不受拘束的場所,移工們可以在公園裡自由的喝酒、帶瓦斯爐煮火鍋。所以來到臺南公園會發現,南南書攤和越南移工的火鍋聚餐是毫無違和感地共處同一個空間。

 

         跨國移工的交流也是在臺南公園可以看到的情況,臺南的印尼、越南、菲律賓移工人數相對平均,所以設置在臺南公園的行動書攤,會有更多不同國籍移工同時來借書、交流的機會。週末的臺南火車站,多元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實生活的日常細節。卸下勞動身分的移工就像你我週遭的朋友,會跳舞、愛攝影、喜歡美食,偶爾手頭寬裕就呼朋引伴小酌幾杯。一旦走進這些空間,就可以打破許多刻板印象、重新認識一座城市。

​THE SECOND HOMETOWN STORY

bottom of page